神秘天方盘的百年未解之谜
天方盘
在漳浦县石斋村的明诚堂里,有一个用巨大的花岗岩建成的台子,台面上刻着16384个格子和8个大小不一的圆圈,这就是著名的天方盘,300多年来,天方盘引无数专家前来研究,可是都无法完全解出个中奥妙。
天方盘的建造者,正是黄道周,在不久前举行的东山关帝文化节中,专门举行了一个学术研讨会,名为“海峡两岸黄道周学术研讨会”。
黄道周何许人也?很多人也许都知道,他是南明兵部尚书,著名抗清英雄,也是漳州历史上成就最大的书法家,但是却不知道,他还是一名易学、历法及天文学家。
这期的探秘频道,说的正是黄道周和他的天方盘。
现状
略显孤独的天方盘
出漳浦县城一公里处,就是石斋村,这个村的村民都是黄道周的后裔,所以村子便用黄道周的名号“石斋”命名。
在村口处,一座古朴的院子孤独地矗立着,这便是黄道周曾经讲学的地方——明诚堂(现称“黄道周纪念馆”),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黄道周从东山移居漳浦,就在这里讲学、著书。
书院大门紧锁着,透过围墙的缝隙,可以看出四合院式堂屋,共分三进。通过联系,管理员黄老伯帮我们打开了书院的大门。
大院第二进的院子中央,是一个巨大的花岗岩建成的台子。“这就是天方盘,也叫天地盘或天方图。”黄老伯指着台子说,栏杆是后来才加的。
天方盘全部以花岗岩石板砌成,分台阶式两层,下层为底座,高38厘米,上层是主体,高42厘米。四边各长378米,盘面每边刻有128格,全盘16384格。同时以盘面中心为圆心,刻大小不等的圆圈8个,形成方圆交错的图案。据估算,建天方盘,用去了二三十吨花岗岩石板。
“这个天方盘上有1万多个方格子,现在没有人知道这个方盘是做什么用的,但估计是用来观测天文地理的工具,可以算出月缺月圆,甚至刮风下雨等。”今年74岁的黄老伯说,听祖上人讲,黄道周曾著有一书,讲解如何使用天方盘,但书不知道什么时候失传了。“祖上传下规矩,女人是不能走近天方盘的。”
史料
精通天象的黄道周
据新版《辞海》人物词条里介绍:黄道周(1585—1646)明福建漳浦人,字幼平(平一作玄),曾在铜山(今东山)孤岛石室中读书,因号“石斋”。天启进士。崇祯时任右中允,上疏指斥大臣杨嗣昌等,谪戍广西。南明弘光帝任为礼部尚书。南京失守,与郑芝龙等在福建拥立隆武帝。自请往江西征集军队,至婺源为清兵俘,后在南京被杀。善书,峭厉方劲,别具面目。亦能画山水,松石。
明诚堂初名东皋书舍。崇祯十七年(1644年),改建为四合院式堂屋,才更名明诚堂。堂内至今仍保存有黄道周手书横匾“东皋书舍”、“明诚堂”及一副楹联:“人从剥复后始见天地之心;我在畎亩中犹乐尧舜之道。”
据专家介绍,1644年,黄道周回乡设计并制作此盘,其目的主要是配合教授《三易洞玑》等易学时作直观教具,同时用以研究天象变化,测知天气阴晴风雨。以圆圈表示天,以方格表示地,推算方法是方圆相削。
黄道周精天文历数,当时闽、浙、粤三省前来听讲的学生有1000多人。其著作《易本象》、《易象正》、《三易洞玑》大都在此写成。
天方盘的百年之谜
漳州市著名文史专家、原漳州市文化局文物科科长、现已八旬的曾五岳老先生曾在几年前撰文说,最浅显、最简单的解释是,天地盘是由方圆格组成,圆圈代表“天”,方格代表“地”,“天圆地方”代表中国古代传统的世界观。有人说,天地盘是黄道周观天象、测风雨和二十四节气变化预兆的教具,具体运算方法是“方圆相削,凡十八变而反于极”,也就是说,用方圆相削的方法,反复运算十八遍,就会还原,然而在黄道周编造的像迷宫般浑沌蒙眬的方圆世界里,究竟要如何方圆相削,迄今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
天地盘的创立,说明黄道周具有高度的抽象推理思维能力,他把苍茫宇宙、滚滚红尘变成了自然数字,把包罗万象、阴阳流替变成了方圆图案,把四维、三维空间变成二维天地。
黄道周死后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朝廷法令,后人只在明诚堂后厅祭祀他的神主,前厅被占为他用。康熙后期,清廷开始开放对黄道周的纪念和学术研究,漳浦知县陈汝咸重修讲堂,资以纪念,而黄道周所创建的天方盘才引起一些文人的关注。
据光绪《漳浦县志》记载,乾隆年间有位进士叫李国祚,慕名而来,驻足盘前,凝眸苦思,自晨至午,流连忘返,不得其解,悻悻而去,留下《黄石斋讲堂天文图》诗一首,诗中提到:“一石中央角四周,黄道赤道列门户,横如鸿蒙转气生,直似浑沌初阳吐……解悟由来待大贤,区区私智一何鲁,徘徊无语视中天,朝来自卯将及午,临归恨不相一编,袖得乾坤置垣堵。”
此后200多年来,虽说还是有许多好事者前来考察研究,但无不被其高深的奥秘所阻挡,此奥秘几百年来未能详解,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不解之谜。
探索
无数专家“竞折腰”
这一今古奇观也引起我国著名天文学家、考古学家伊世同教授的关注。
2005年,长期从事天文研究工作的伊世同教授多次亲临漳浦县黄道周讲学处,对天地盘的缘由、功能、作用及黄道周生平事迹等作了详尽的精测丈量、考察研究后证实,天地盘是黄道周当年以易理历数释天解地的教学石案,是黄道周生前自学易理、自习易数、讲学论道授徒时演算或释图的主要演示教具。
伊世同教授在《石斋天地盘考释》论文中指出,案面所刻画的圆规,象征“天圆地方”古训,可理解为《周髀算经》的天、地关系等几何比例释图。图中逐级绘示天、地关系的渐次拓展规律,即:以日规圆径定切圆方框四边的边长,再以方框对角线定为次级日规的圆径……按规律,可逐级放大,乃至于无穷。
黄道周去世120年后,德国天文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提丢斯·波得发现了一个表示行星到太阳距离的定则,即:一颗行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等于其轨道外面另一颗行星到太阳距离的一半,这与天地盘案面上刻画的方圆或圆方间逐渐展缩级数规律是一致的。
伊世同说,黄道周天地盘石案“前无古人,后少来者”,应视为罕见的科技史信物加以保护。他的研究虽没全部解开天方盘的奥秘,却在学术界引起强烈的反响。
2008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翟奎风教授经实地考察后,再次发表《黄道周“天方图”与“天地盘”考释》的论文,进一步对天方图进行研究,论文考释出天地盘和圆周率、日月星辰的关系。其在文中最后也说:“尚没有完全揭示出天方图和天方盘的内韵。……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漳州市江夏黄氏研究会副会长黄剑岚说,在近年来几次举行的黄道周研讨会上,都有专家进行研究探讨,虽有一些进展,但还远远达不到揭开天地盘的秘密,其毕竟太深奥了,看来只能留给后人去解了。
再给大家分享一个靠谱的公众号,请直接扫描上方公众号关注之后,发送想要索取的资源名即可!
上一篇 :能够改变我们饮食习惯的14款创意科技发明
下一篇 :无头能飞神秘“天蛾人”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