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汉墓之迷
马王堆位于长沙市东郊浏阳河西岸、长浏公路北侧,距市中心约四公里,属长沙市芙蓉区马王堆乡。原为河湾平地中隆起的一个大土堆,据地方志记载为五代时期楚王马殷及其家族的墓地,故名马王堆。堆上东西又各突起土冢一个,其间相距20余米。两冢顶部平圆,底部相连,形似马鞍,故也有人称其为马鞍堆。
那么,马王堆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1971年,“深挖洞广积粮”的群众运动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因为长沙临近湘江,地下水位高,土冢高几十米,马王堆旁一家部队医院将目光盯向了湖南省长沙市五里碑附近的两个大土冢,那里是修建地下医院的绝佳选择。在打孔探测过程中,人们偶然发现了马王堆汉墓。
1972年初正式开始发掘工作,东边的土冢被考人员编为1号墓。封土被挖开后,露出了斜坡墓道和四级台阶的长方形墓穴。木炭被清除后,在世人而前出现了一座巨大完整的椁室,椁室上覆盖了26张黄色的竹席。整个椁室由长6.73米、宽4.9米、高2.8米的厚重的松木板构筑而成。四块隔板以“井”字形把椁室分为四个部分,第二层棺内外绘制的图案最为精美,并以朱漆辅之,象征祥瑞的龙、虎、朱雀和仙人的图案反映了汉人崇神及“事死如事生”的葬俗观念。第四层为殓尸的锦饰内棺,朱漆涂在内部,黑漆涂在外部,两道质地精良的帛束横缠盖棺,棺四壁粘贴了一足菱花形的毛锦,一条绒绣锦加在了锦的边缘。
在封闭较好的1号墓内,千年女尸身上身上穿了18层衣物,并覆以两层衾被掩盖住。由此可推断,在中国古代,对于处在贵族阶层的孝子贤孙来说,死去的先辈的墓葬是一定要认真对待的。厚葬蔚然成风,死者的家属恨不得将死者生前衣食住行所用物品全放进墓穴里,以供死者进入阴间享用。1号墓的主人是女性,但是在规模和随葬品方面,均优于2号、3号墓,在当时“男尊女卑”的思想控制下,显然她应是家族中极有权威的长者。故考古学家判断,她比男性入葬的要晚一些。
根据墓中随葬的一些器皿、封泥、印章上的铭文,并结合有关文献的记载,墓主的身份也就清楚了。2号墓的墓主是侯利苍,1号墓的墓主是侯利苍之妻名为辛追,而3号墓的墓主是他们的一个儿子。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刘邦分封了七个异姓王,各辖一方,听命朝廷以稳固天下。其中吴芮被分封在长沙,乃是长沙王。刘邦晚年,割据一方的诸侯严重危及了中央统治,于是刘邦除掉了这些异姓王,让自己的亲戚控制当地,这样就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是长沙王吴芮却因长沙的特殊战略地位而保住了自己的位置,西汉忌惮位于长沙国南边军事实力强大的南越国,因此,长沙国成为西汉的战略要地。但刘邦并不放心,在避免长沙国叛乱的前提下,为保住这个战略要地,刘邦就把利苍派到了长沙国以监督、管束长沙王吴芮,使其不敢轻举妄动。又因长沙国的重要地位,利苍不仅被封相而且被封侯。在利苍死后,他的一个儿子利继任爵位。3号墓墓主是利的兄弟,他是一位带兵守戊的将军。墓穴甩出土的十几万字的帛书证明了他非常好学,却极为短寿,大概活了30多岁,死因不明。利扶是最后一代侯(有些骄傲,它象征着身份、财富与地位。
史书上记为利秩,实为同一人),因其触犯汉朝法律而丢了列侯的爵位。侯就这样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马王堆汉墓随葬品极其丰富,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马王堆汉墓出土了数量巨大的保存完好的文物,丝织品和漆器鲜艳美时,帛书和帛画极具学术价值,都让世人吃惊。
1.奇奢的丝织品
中国自古即有“缥丝之国”的美誉,汉代的锦绮则以花纹美丽、质地柔软、光泽度高、气息华贵而闻名于世。不但北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对它趋之若鹜,就连当时世界上的许多文明古国,如波斯、罗马、印度的商人也慕名而来争相采购。而且,那些国家的贵族们以穿戴中国产的丝织衣物为骄傲,它象征着身份、财富与地位。
墓主辛追夫人身上穿着的两件薄素纱禅衣是出土的丝织品中最精美神奇的。衣长128厘米,两袖伸直长190厘米,而重量只有48克和49克,不足一两。这种纱质地又轻又薄,透明度也很高,故古人称其为“动雾霭以徐步兮”。人穿上这种薄如蝉翼、轻若烟雾的纱衣会有一种朦胧感,使人显得美艳绝伦。这两件素纱禅衣之精美,完全可以和现代精工织造技术媲美。
2.千年佳肴世人羡
汉代发达的农业状况被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各种各样的食物很准确地反映出来。
食物本来是极难保存上千年的,但由于1号墓密封甚好,所以发掘出多种残存的食物。在椁室里到处都有食物,有的放在竹筒和麻布袋里,有的放在陶器、漆器里,其中有些是已烹饪好的菜肴。稻谷出土时就像新鲜的一样金黄、完整,但由于长时间的存放,内含物质大多分解消失,出土后即脱水逐渐干枯。其中甜瓜、枣、梨、杨梅、藕、桃等菜肴瓜果最多,另外还有一些畜鱼类,如猪、牛、鸭、斑鸿、鸳鸯等,它们多被烹调成熟食盛放于精美的陶皿或漆器里。有趣的是,各种调味品及酒类竟在陶器内盛放着,墓主人生前极其丰富及奢华的生活饮食由此可见。桃、藕等物刚出土时还色泽鲜艳,不过很快就化成了一滩水。
3.光彩夺目的漆器
大量漆器在马王堆汉墓被挖掘出来,3号墓有316件,1号墓有184件,这适全国各地发现的漆器中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批。其中1号墓的一件双层九子奁在黑漆的器表上还贴饰了金箔,金箔上再用油彩绘出变形云纹,绚丽多彩。3号墓的一件彩绘用具有油画效果的堆漆法画成的粉彩云纹漆免奁,先用内漆勾出凸起的边框,再用红、黄、绿漆填绘云纹。与这种强烈立体感相反的装饰手法称为锥画,不用笔,而是用细尖锥或针在将干未干的漆膜上刻画出各种细如发丝而又栩栩如生的图案来,给人一种阴柔的朦胧美。图案纹饰的精巧和纤丽需借助亮光仔细观察才能欣赏到。
许多漆器上烙有作坊地名,有些则写有“侯家”或“九升”等字样,表明物主及容量。最有趣的是写有“君幸酒”或“君幸食”的许多耳杯和盒、卮、小盘,让人不禁想起当年“劝君更尽一杯酒”的宴饮情景。
4.阴间的侍奉者
慕中挖掘出的木俑是供墓主带到阴间遣役使用的,他们全都称职地守候在墓主的身边,随时听候派遣。木俑有平雕和圆雕两种,均为彩绘脸面,有些着丝绸衣裳,有些则着彩绘衣裳。
除歌舞俑之外,还有乐俑和25弦瑟、7弦瑟、6孔箫、22管竽等乐器,这些乐器都是首次发现的西汉实物。其中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完整的西汉初期的25弦瑟由1号墓出土出来。3号墓出土的一件竽在竽管中发现了竹子做成的簧片,簧片上有控制音调的银白色点簧,这是世界管乐器中最早使用簧片的实物证明。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乐器为竿,想来大家都听说过“滥竽充数”的故事。1号墓出土的12支一套的竽律证明竿在当时不仅是主要的乐器,而且还可作为其他乐器的定音标准。
汉代画在锦帛上的绘阃作品大多失传。马王堆1号、3号墓出土帛画共10余幅,占全国帛画出土量的近一半。
1号墓和3号墓出土的两幅帛画是马王堆帛画最有代表性的。画面呈“T”字形,顶部裹有竹竽并系有丝带,可以悬挂,是死者出殡时张举的旌幡。旌幡是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物品,使人高举,随丧葬队伍行进,大概有识別死者、招魂、导引灵魂升天的作用。旌幡保存比较完整的是1号墓,3号墓中的则有些残破不清。
1号墓旌幡表现的是一幅死后升天图,自下而上分成三个部分,分别表示地府、人间、天上的情景。有两只红鱗青色相交的巨鱼在最下面,长角怪兽各立于鱼尾,此怪被有的人说成是打鬼的“方相氏”。鱼背上立有一裸体力士,双手擎着表示大地的平板,其左右有双蛇环绕,再外边各有一大龟,龟背上站有猫头鹰。大地之上是人间部分,左右穿绕两条巨龙的圆璧位于画的中间。璧下左右流苏之上有两个羽人,悬着一个巨磬,巨磬的下面有鼎壶以及成列的人物。圆璧之上支撑养一个白色平台的是两只凶悍的豹子。平台上是一位拄着拐杖衣饰华贵的老妇人,3个婢女在身后,两个拱手跪迎状的男子在前面,一穿红袍,一穿青袍。画中老妇是1号墓主侯夫人,画中的两个男子应是天国使者,前来导引墓主人升天。而在帛画最上面,天门已开,天门左右是守门者。天门之上是天界,正中上方是一个人头蛇身的形象,有人说是女娲,有人说是伏義,无论是谁,都应是天界的主宰。
天界之中,凡人的一切想象都表现了出来。
3号墓旌幡构图与前者基本相同,由于墓主身份不同,人间部分画的是一个佩剑的男子,9个侍从在前后,地位高于1号墓墓主由此显示出来。
这两幅特色鲜明的帛画充满了绚丽的神话色彩。画中图案极具生命力和人间气息。这两幅帛画在构图上有条不紊,左右对称,众多的人物、禽兽、器物处理得当,通过昂扬龙首的蛟龙和迎候的司阁将地下、天界联系在一起,渲染出了升天的气氛。画的中央是墓主的形象,显示出高贵的主人身份,画的中心显现更为突出。画的线条流畅挺拔,设色庄重典雅,展示了西汉绘画的卓越水平。
马王堆3号墓随葬出书是中国历史第四次古文献大发现,可分成六艺、诸子、数术、方术、兵书五类。之前的发现分别是汉代发现孔府壁中书、晋代发现汲冢竹书、清末发现敦煌图卷。
1、儒家经典及一些辅助读物称为六艺类。《春秋事语》约2000余字,记载着春秋时的史实。《战国纵横家书》约1万余字,部分内容见于《战国策》、《史记》,文句也大体一致,还有部分内容记载了现已不见于任何典籍的佚文的苏秦的游说活动。
2、数术类。此类书主要是自然科学的著作。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包括当时的阴阳五行学说、驱鬼僻邪信仰、天文气象等书籍,其中的《五星占》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天文书,在天文史研究上特别重要。
3.兵书类。发现《长沙国南部地形图》和《驻军图》两幅地图,画得相当精确,一些水道的曲折流向与今天的地图大体接近,并附有图例。《驻军图》反映出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是中国乃至世界发现的最古老的彩色地图。
4.《老子》和《黄老帛书》属于诸子类。《老子》分《道经》和《德经》两篇,马王堆出土的《老子》,《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与现在通行本的顺序截然相反,是目前所见《老子》的最古抄本。
5.方术类。方术是汉代对医经、经方、房中术、神仙术等的称呼。所出土内容最丰富的是《五十二病方》,全书有52题,记载着治疗各类疾病的医方,包括内、外、妇、儿、五官诸科,其中外科病方占70%以上,可以视为汉代的一部优秀外科著作。书中绘有各种运动姿态并著有解说文字,还有文字论述气功健身方法。《导引图》是我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健身图谱,“导引”是把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相结合的体育医疗方法。
再给大家分享一个靠谱的公众号,请直接扫描上方公众号关注之后,发送想要索取的资源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