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港][1964][截拳道][世界文化][共39集][国语中字][rmvb/合约 2.78GB ]
截拳道(英译:Jeet Kune Do)截:截断对手攻击,视为防守;拳:主动出拳,视为攻击。道:就是老子的主要哲学理论的思想和动作的源泉,这里的道主要源于古代先哲老子思想中的道。截拳道的最大优势是以最短的出拳距离和最快的时间进行防守反击、直接反击、防御和攻截的拳道实战与搏击。1962年4月,由李小龙在香港创立,90年代开始随着引进李小龙的影片开始传入内地。
1962年4月,李小龙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就读大二,租用了校园的一个停车场角落,挂起了“振藩国术馆”的牌子。他边教边练,技术大为精进;他在此一时期的武术,可视为李小龙版本的咏春拳,外观上跟咏春拳别无两样,但加上大量中上段踢法,当时李小龙称这武术体系为“振藩国术”,可视为截拳道的原型。 1967年,李小龙正式确立其武道哲学“截拳道”之名称。
1996年1月10日于美国华盛顿西雅图由李小龙遗孀琳达、女儿李香凝联同13名李小龙亲传弟子,5名第二代门人组成“振藩截拳道Jun Fan Jeet Kune Do”(简称“振道”)。
截拳道是一代功夫巨星、武术家李小龙宗师创立的一种科学的街头实战技击术,在世界武坛上独树一帜。
李小龙早年曾系统的学习各种传统武术、击剑、拳击以及跟随咏春拳名师叶问系统地学习了咏春拳,赴美后在不断的技击实践中研究各门各派的特点,提出“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开拓性拳理,致力于追求武术搏击的根本,追求核心理念为:精简、直接、非传统的三要素技击法,在后期形成了有固定形态和技法的格斗术,由李小龙本人原著的《李小龙技击法》一书成为了公认的中期截拳道教材。
在其去世后,由其生前弟子木村武之、伊鲁山度、黄锦铭、李恺、巴斯蒂罗及国内的截拳道传人:郝钢、朱建华、陈琦平、魏峰、江传荣、罗羽豪、史旭光、张安邦、张欣晨、张铭宇、龚源等人进行传播和推广。
李小龙是伟大的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武术革命家、功夫电影开创者、著名武打演员。他从格斗实战出发,以咏春拳为技术基础,深入研究空手道、拳击、泰拳、菲律宾拳术、柔术、击剑等26种世界武道精华,汲取中西方哲学及中国传统武术思想精髓,以武入哲,创立出了具有独特积极理念的武术,于1967年正式确立其“截拳道”之名称,并通过一系列媒体将其公之于众。截拳道的宗旨是“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指引人走向自我解放的自由之路。在后期对其后院弟子黄锦铭等的教学中强化了训练方法和教授方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实战技术。
李小龙用这句话开始了他那篇发表在1971年9月号《黑带》杂志上的题为《从传统空手道中解放出来》的著名文章。今天,当我们再一次提起这个问题的时候,让我们先听听李小龙“振藩功夫”时期著名弟子伊鲁山度的一段回忆。
这是笔者在丹·伊鲁山度(大陆译为‘伊诺山度’等)的“振藩踢拳”高级教练员班学习深造时,伊鲁山度大师对笔者的谈话。1.丹·伊鲁山度的回忆1967年初的一天,我与李小龙两人一道,驱车行驶在旅途中,我们一边开车一边谈论着西洋击剑术。小龙说,西洋剑术中,最精湛的技巧,就是它的“阻击”(stop-hit,意即“防守-反击”)。一次成功的“阻击”,意味着对手进攻你时,你不仅仅要防御对手的攻击,而且还要在截住对方剑招的同时顺势反击,防守与反击同步,一气呵成,这样你的搏击“效率”将大大提高。然后小龙又说道:“我们应把我们的技击方法称做‘阻击之道’或‘截拳之法’。”我问道:“那么这一名称的中文称谓是什么?”“它的名称将是——截拳道,”小龙答道:“‘截拳道’意思就是‘阻击对手来拳之法’或‘截击对手来拳之道’。因此,我们的方法是将一般习惯打法上的防守(格挡)与反击分成两步的做法合二为一,防守与反击同时进行,一气呵成。当然,我们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做到这一点,但无论如何,防守反击(连消带打)一气呵成将是我们所要传授的新式技击法的主旨所在。” 2.截拳道之名称“截拳道(Jeet Kune Do)三字,综上所述,单从字面上解释,“截”意味着“拦截”、”阻截“、“防守”,“拳”意味着“拳脚”、“攻击”、“反击”,“道”即“方式方法”。但李小龙进一步解释说,“截拳道”仅仅是一个名称,它的命名纯属偶然,亦为称呼方便而已。事实上,仅仅从字面名称上想彻底了解截拳道是不可能的;尽管李小龙提倡无形无式,大道至简的截拳道原则,但他依然为门下弟子制定了一套完整、系统的训练课程,供弟子们训练之用。这是否矛盾呢?答案是否定的。中国古代道家有“顺其自然”的著名道理,李小龙所制定的这套训练课程,就是这样,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绵绵不绝。
iad4
iad4
再给大家分享一个靠谱的公众号,请直接扫描上方公众号关注之后,发送想要索取的资源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