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1997][BBC][伟大的作曲家][共7集][英语/外挂中英字幕][AVI/750M/集] [共5G]


贝多芬(Ludwig Von Beethoven,1770~1829),祖籍佛兰德的德国作曲家,其祖父与父亲均供职于科隆选帝侯。父亲从小就逼迫他学琴,望子成为莫扎特式的神童。贝多芬13岁任宫廷乐队大键琴手,14岁任宫廷第二管风琴师,18岁任歌剧乐队的中提琴手。179O年,海顿见到贝多芬,获准他成为其学生,此后自1792年起终生定居维也纳。1787年,因母病危而中断学习,1795年首次在维也纳以作曲家及钢琴家身份登台。贝多芬1782年在曼海姆出版了处女作,为钢琴而作的《以德雷斯勒的进行曲为主题的6首变奏曲》。1802年,他意识到耳聋已无法医治,写下了《海利根斯塔特遗嘱》,同时却创作出了极明朗的《D大调第二交响曲》,并建立了成为伟大作曲家的信心。贝多芬尽管不断与一些富有的女学生相爱,但屡遭打击,一生没结过婚,一直与孤独在作斗争。他的创作可分成3个阶段,前期还能看到海顿、莫扎特的影响,追求一种和谐、优雅的情调,其代表作如第一、第二交响曲;第一、第二钢琴协奏曲及一些早期的奏鸣曲、室内乐。中期作品开始体现强烈的个性,在作品中强调戏剧性,强调个性的张扬,强调冲突和精神的升华。贝多芬的中期是他的创作巅峰期,其实从创作钢琴奏鸣曲《悲怆》起已接近中期,从《第三“英雄”交响曲》起至创作《第八交响曲》止,这个中期是贝多芬创作的“夏天”,6首交响曲、小提琴协奏曲和第三、四、五钢琴协奏曲、《拉兹莫夫斯基四重奏》、《月光》、《华德斯坦》、《克莱采》等奏鸣曲,达到了浪漫主义表现的极端。而晚期作品,则更多地追求内心冲突与这种冲突的升华,更多地是内省。《第九交响曲》和《庄严弥撒》可以看作是通向晚期的门口,而真正代表晚期创作状态的是最后的6首弦乐四重奏(第 12—16、大赋格)和3首钢琴奏鸣曲(第30—32)。
贝多芬的伟大在于他开创了音乐上的浪漫主义,他的早期作品一方面是古典的,一方面是浪漫的,他开启了音乐从古典主义走向浪漫主义的大门,从而拓展了音乐的结构与表现力
第三集:柴柯夫斯基
柴柯夫斯基(Pyotr I Iyich Tchaikovsky) 1863~1865年在彼得堡音乐学院师从安东·鲁宾斯坦,1866年到莫斯科尼古拉·鲁宾斯坦领导的新办音乐学院中任和声教授,在学校创作了他的早期作品《第一交响曲》。并结识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但因被认为追随西方音乐风格而不是真正的民族乐派,在1874~1875年创作了《第一钢琴协奏曲》之后,才开始获得世界范围的影响真正走向世界。
柴柯夫斯基早期创作中的著名作品,主要为这首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和第一至第三 3首交响曲。早期创作以比较清纯的抒情为特征,没有特别强烈的冲突。1877年柴柯夫斯基结婚,9 个星期后分居,因其同性恋倾向,自此构成了精神抑郁,直到1885年的这段时期,是他创作中期。其中期创作与梅克夫人有密切关系,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冲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代表性作品为第四、第五交响曲、舞剧《天鹅湖》和《弦乐小夜曲》。1885年创作《曼弗雷德交响曲》可看作中期创作顶点与晚期的交接。1885年起他开始隐居,一方面追求心灵的平静,创作出类似《睡美人》、《胡桃夹子》这样美丽的舞剧;另一方面心灵又无法平静,1893年创作了《第六交响曲》(《悲怆》)。
第四集:瓦格纳
瓦格纳( 1813-1883) ,德国作曲家,1830~1831年就学于莱比锡托马斯学校1832年创作了一首交响曲,并于这一年晚些时候创作了第一部歌剧《婚礼》(Die Hochzeit),后被他自己撕毁。1833年于维尔茨堡任合唱指挥,1834年于劳赫施塔特任剧院管弦乐队指挥。1839年赴巴黎,1838~1840年创作歌剧《黎恩济》而一举成名,1843年被任命为宫廷歌剧院指挥。1849年因在德累斯顿起义中站在革命一边遭到通缉而逃往巍玛投奔李斯特,后在苏黎士定居。1861年反格纳被获准重返稳国,1864年开始得到年轻的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的援助,从此改变了经济拮据的状态。1871年起晚年的反格纳开始说服科罗伊特市政当局,到处奔走而修建科罗伊特剧院和筹各首届拜罗伊特音乐节。
第五集: 普契尼


2new
分享链接已被系统屏蔽,请点击备份网址试试运气吧。
另外单独分享一个网盘下载软件,如有需要请自取:网盘下载软件。
再给大家分享一个靠谱的公众号,请直接扫描上方公众号关注之后,发送想要索取的资源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