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龄童,从哥哥手里接过金箍棒,走完西天取经之路
六小龄童,本名章金莱,娱乐圈中的传奇人物。1982年,六小龄童在二十五集神话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主演孙悟空一角,被评为中国第六届“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及第一届“中国电影电视十大明星”奖,同时,以一百二十三万多张选票当选为“中国第二届电视十大明星”第一名。30年过去,86版《西游记》是中国观众心中不可替代的经典,而六小龄童塑造的孙悟空形象也是至今无法超越的经典形象。30年后的今天,六小龄童为了传承猴戏艺术和西游文化依然在努力奔走。“这不是我个人的荣誉,这件事说明中国文化开始慢慢被世人熟知。”六小龄童对蜡像节目活动很重视,他邀请了《西游记》中“沙僧”刘大刚、“唐僧”迟重瑞、“猪八戒”马德华三位好友前来助阵,现场还原“真假美猴王”经典片段。
六小龄童原本并非章家猴戏的首推继承人,他的哥哥小六龄童17岁时不幸夭折,六小龄童才从哥哥手里接过金箍棒,代表章家继续走这段家族西天取经的路。“我现在一直觉得自己在延续哥哥的生命,他17岁就去世了,留下一句很感人的话,当你演成美猴王的时候就能看见我了。六小龄童成为中国“美猴王”代表固然值得骄傲,不过这位“美猴王”一演就是数十年,却无后来人有资格继承衣钵,却不免让人担忧。对此他也坦言对无人可以接班的现状感到无奈,希望自己不要成为末代“美猴王”。“如果说我的前半生是在传承我们中国猴戏艺术的话,我希望后半生更多的传承我们中国的猴文化。
这些年,六小龄童一直在各地做西游记文化宣传,包括丝绸之路沿线的地域、国家,好像重走当年的取经之路一样。他到过印度,发现当地人对自己很友善,对《西游记》的人物有着感情,东南亚好多国家对孙悟空的热爱更是根深蒂固,“我们总说要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魅力,《西游记》是一个很好的窗口,可是我们自己却带头去恶搞它、毁掉它,外国人该怎么看我们?以后我们就再也没有立场说要保护中国文化了。”2000年,六小龄童在上海创办了六小龄童艺术学校,本想好好教出一批小孙悟空,“但家长们以为,演了孙悟空就可以成功成名,有些急功近利了,还有些是纯粹觉得好玩。”一年后,学校就关闭了。
我不仅是为自己活着的,而是为喜爱我的人活着,别人可以打高尔夫、玩牌,我都不会,一生所做的都是为了猴戏付出,我觉得一个人一生做好、做精一件事就非常了不起了。”传统文化不是不能改,为了更好的传承,我们稍微改变一下方式,让新一代更好接受传统文化,这我原本是支持的,但一定是要在不夸大不恶搞的基础上。《西游记》是一部正能量的作品,宣扬的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的精神。无论怎么改动,西游文化精神不能变。”六小龄童认真说到。说起当年拍摄《西游记》的故事,六小龄童称“(那时)遇到的困难远远不只像《西游记》这个故事当中遇到的九九八十一难”。“官封弼马温那一集,后面我那个衣服全是湿透了,可能观众不注意,非常辛苦,拍了一天一夜,坚持拍完,脸都非常疼痛,但是也还是要坚持,但是总是咬牙过来了。”苦练七十二变,方能笑对八十一难,这句话不仅适用于“西游”,同样也是六小龄童人生的真实写照。
2014年1月,六小龄童父亲、南派猴王六龄童(章宗义)去世后,六小龄童就成为了这门技艺的唯一传承人。六小龄童直言,对家传的猴戏传承有了担忧,章氏猴戏一直是口传身授,没有秘籍可言,也没有教科书提供,这种教授方式很受局限,“我父亲早就说过,猴戏不姓章,猴戏要发展下去,章家也希望猴戏可以百花齐放,在不同风格的戏曲艺术中出现。”与很多老一辈的艺术家一样,六小龄童的随行团队阵仗很是简朴,贴身跟随着的就只有经纪人和摄影师两人美猴王是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第一个中国神话人物蜡像,也是英国杜莎夫人蜡像馆建馆200多年来第一次有了神话人物。伦敦专业制作团队对他进行了四个多小时的量身测量,随后是长达四个月之久的制作。
再给大家分享一个靠谱的公众号,请直接扫描上方公众号关注之后,发送想要索取的资源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