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生活就是一场永不散场的电影——第二届杭州平行影像周随记
这几年在南京,由于种种原因,已经许久没有体验过观看艺术电影和独立电影影展的机会。快到年底,盘算着还有两天年假,应该如何使用。西宁和平遥太远,上海的欧盟电影展影厅太小,抢票估计很辛苦,于是我又一次选择了杭州,来参加第二届平行影像周。
算起来,这已经是我今年第三次来杭州游历,前两次都是应浙大出版社之邀,来宣传自己的新书《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而这一次,没有任务在身,做一个纯粹的影迷,体验一场纯粹的影像之旅,想想就非常美好。为了凸显这次杭州之行的仪式感,我还特地带上了两本跟电影相关的书,一起上路——法国哲学家朗西埃的《贝拉·塔尔:之后的时间》和唐棣导演的电影随笔集《电影给了我什么》。白天,看电影;晚上,读电影——这种文字与影像交织的体验,非常奇妙。
周五傍晚,吃完晚饭后,在良渚大屋顶剧场门口,静候影展开幕。对面的图书馆里,几多青年坐在大书架旁边,安静阅读。一位男子拿起了书架上我的那本《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翻阅数页之后,又放回原处。他是一位独立电影的资深影迷呢,还是只是路过,出于对书名的好奇随便翻翻?正当我在胡乱思量这些问题之时,剧场的灯光亮起,开始检票。
影展的主持人,照例还是杭州影迷非常熟悉的七七老师。七七的声音非常清澈,甚至带有一份童稚,或许就是这样的纯粹与理想,才能支撑她和她的朋友们,把这场影展坚持办到了第二届。她在影像周开幕时的那段致辞,让人很是动容,在如此美丽的良渚大屋顶剧场里,感谢电影,能让我们营造生命的梦幻,哪怕这种梦幻只是昙花一现。
此次平行影像周上的开幕电影,是梅峰老师导演的《不成问题的问题》,根据老舍1943年在重庆创作的短篇小说改编。梅峰导演用一台1950年的老机器,把这部诞生于民国抗战年间的小说故事,拍出了足够的民国时代质感。黑白画面的基调、极简主义的美学气质,再加上对于自然界种种景象与声音的聚焦和放大,将人世间的复杂、立体与多元面向,更加烘托无余,每个人物形象都丰富而饱满,老舍对于中国人情社会的精准还原和对国民性的深刻反思,都被展现得充分而到位,带有京味风格的黑色幽默,被范伟老师演绎得让人拍案叫绝,留洋博士被破落知识分子发动工人批斗的那段场景,极具时代错位感,仿佛老舍自己最终命运的隐喻。
影像周安排放映的第二部电影也是韵味十足,相比于定审版的片名《我不是傻瓜》,我还是更喜欢原来的片名《我的影子在奔跑》,完美道出片中母子俩唇齿相依的关系。方刚亮导演的这部电影,将生活中种种琐碎的片段与细节,以一种极度温情的方式,予以串接与组合,呈现出亲情与日常生活的伟大力量,足以消解和包容一切苦难。孩子的第一人称主观视角,透过各种夸张而充满童趣的镜头与声音处理,能够缓解日常生活叙事带来的戏剧张力不足,就连大量出现的旁白,也显得不那么突兀,非常值得回味。
在这部电影放映之后,影像周安排了一场题为“论一位影评人的自我修养”的沙龙论坛,桃桃、木卫二、梅雪风……此次论坛,汇集了一大批国内最为知名的影评人。而大屋顶剧场的银幕打开之后,眼前的景象也是如此开阔明朗,在这样的环境中,听这些一线影评人一起分享交流,体验非常特别。尽管只是一场松散的沙龙,但各位影评人的发言,还是让我受益匪浅。热爱、独立、专业,是我听完沙龙后,总结出的一位优秀影评人必备的三大要素,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以此自勉。
周六晚上放映的第三部电影,是文晏导演的《嘉年华》,一部直视女性在当代社会生存境遇的深刻电影。三位女孩和一位成年女性在片中展现的生存状态,都很具代表性,而其他几位女性配角的形象演绎,也是非常的丰满。暗淡与明亮的光影氛围对比切换,展现人性的幽暗与复杂,以及女孩细腻丰富的心理变化。梦露雕像、白裙、口红等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耐人寻味。前后呼应的特写与长镜头,构成良好的互文效应。我个人印象最深的,是那位十六岁黑户女孩,先后两次骑电瓶车行驶的长镜头,仔细对比这两个长镜头的异同,能玩味出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在映后谈环节,文晏的一番话让人无比动容:“我做独立电影十年,从来没有想过去妥协,但不妥协并不表示不会去变通,对我来说,让电影跟广大观众见面,比什么都重要。”
到了周日,观影地点转战到西溪天堂。巧合的是,我今年前两次来杭州做新书沙龙,就分别是在西溪和良渚,此次借助观影,能够在两地旧地重游,也算是良缘一件。首先放映的,是王飞导演的剧情长片处女作《何日君再来》。从剧情、台词到旁白都带有浓厚的文学气息,但作品整体感觉文学语言大于影像语言,如何将剧本的文学意象予以恰当的影像化,感觉还有不少的提升空间。非线性叙事的手法值得肯定,但试图在艺术电影中引入类型化叙事的尝试,多少有些两边不靠,两个故事之间的连接也有些突兀。关于构成影片核心线索的情感戏和床戏,个人感觉展现可以更张猛一些,过于克制会导致剧情张力的削弱。最值得称道的,就是片头跟片尾的互文对应,周璇《何日君再来》的歌声响起时,其构成的奇妙光影声氛围,是本片中最难忘的片段。而在本片当中,光叔、巩叔、杨潇……一个个我认识的人出现在大银幕上的感觉,奇妙无比;而在这些人当中,个人认为演技最赞的,还是王飞自己饰演的那个屠夫,人物性格、言行与气场,简直就是老王自己的本色状态,实在超赞。作为王飞导演的朋友,也衷心希望老王今后能拿出更加精彩的作品。
紧接着放映的,是鹏飞导演的《米花之味》,以留守儿童为切入点开始,但最终关注的,却是身处双重边陲的云南傣族村寨,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之下的种种变迁。作为村寨生活之他者的母亲在大都市的经历,始终没有正面提及,但乡村与都市之间的碰撞却无处不在。城乡关系,亲情畸变,宗教、民俗与社会现状,种种看似碎片化的细节,在用心的构图与流畅的剪辑之下,很自然地连接在一起。片尾处佛像前母女起舞的场景堪称神来之笔,仿佛既喻示着救赎,又象征着希望。
本次在杭州观看的第六部、也是最后一部电影,是李霄峰导演的第二部长片《追.踪》。相较其首作《少女哪吒》过于自我化的表达,这部新片完成度很高,相当令人惊喜。以托翁名著《复活》为核心线索的戏中戏。过去与现在、杀戮与救赎,以及两位男主角的悲剧故事,被各种具有象征意味的道具符号,很好地串接在一起。极其大胆的光色和镜头语言运用,加上种种超现实的意象营造,让整部电影张力和韵味十足。罗中立名画《父亲》,名著《复活》中的核心追问,以及王栋胡须的消失与重现——如此种种细节都非常值得回味。
再精彩的电影,影院里的灯也总有亮起的那一刻;再完美的节日,也终将迎来散场。当六部电影全部结束,而自己仿佛仍然停留在光影营造的美妙梦幻之中,难以走出。从西溪回良渚住处的路上,汽车一路驶过高楼、商场、工地与废墟,自己坐在车里跟友人畅谈,一时间,竟有身处影院银幕上的长镜头之中的感觉。看着前方依稀出现的灯光,感觉生活,原本就是一部永不散场的电影。
何尝不是这样呢?从南京来往杭州的高铁上,每一次凝视、注目与沉思,到在杭州看电影的间隙,跟新老朋友的畅聊与欢聚,再到在观影现场,自己参与的提问与互动,对其他观众跟导演和编创人员互动交流的聆听与观察,如果把自己的眼睛看作一台摄像机的话,那么三天的杭州影像之旅里,亲历的种种声音与影像,如果记录下来的话,不也是一部波澜起伏的电影吗?
就此搁笔。
2017.11.6上午作于杭州良渚江南驿青旅
(本文配图除电影海报来源于豆瓣网电影频道、剧场合影为影展主办方提供之外,其余为蓑翁自摄。)
再给大家分享一个靠谱的公众号,请直接扫描上方公众号关注之后,发送想要索取的资源名即可!